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论“会意”造字与思维特征----以几个常用汉字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3 15:42:37 来源:礼学书院浏览量:0

论“会意”造字与思维特征----以几个常用汉字为例

中国  山东亚太礼学文化研究院  刘树蕾


摘要:
会意是“六书”之一,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会意字所表达的含义并不是组成构件的简单相加或相减,而是灵活运用各个构件组合后或减体后的意联关系,藉以表达整个汉字的意义。会意字构形具有灵活性与规范性结合、构建联系的不确定性与整体意义确定性结合的特点,会意字的结构体现出意象性、体验性的思维特点。但是会意字虽深精深微妙,也须认识到会意字又多委屈暗晦。同一字不同的人会不同的意,能否会得古人造字之意,既涉及到字形本身,又关系到造字的客观依据。目前,对很多的汉字会错意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字形取义的角度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缘于今人以后世的思想来理解古人的意思。

会意字是六书之一,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会意字以象形字和指事字为构件基础,集中体现了汉字的表意特征和古人的造字思维方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定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是合的意思,谊同义,合谊,即是合义。大致意思是会意字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据清代学者朱骏声统计,在《说文》当中用会意的方法造出的汉字大约1167个,占百分之十二。相较数量庞大的形声字而言,会意字涵盖了更多汉文化意蕴。正如陈寅恪所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会意字贵在合文以会意,关键在如何“合”,如何“会”的问题。许多会意字在小篆里尚且有迹可循,有意可会,但自汉字简化以来,许多汉字的构形距离最初的造字本义已经相距甚远,同一个字会出不同意来,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多半是会意者在具体会意时缺乏必要的汉字造字的知识,没有从整体上抓住汉字造字的思维特征,所以,掌握必要的字形结构与客观造字的依据,才能真正得古人造字之意,而不是穿凿附会、曲解误读。

一、会意造字的特点

会意字各部件在组合成字时,会建立相应的意义关系。这些各部件的意义进行组合排列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会意字造字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空间组合多样化。二是部件位置的任意性。我们通过现有的大量的甲骨文、金文、篆体字体,很容易就会发现,与现在简化字相较,古文字各字素的占有空间还是很均衡、多样而饱满的。如 春字,甲骨文、金文、篆体每一种内部都可以重新划分好多空间,大空间里分出小空间,每个空间组合方式又各异。甲骨文字体先分左右大空间,左边又次分出上中下三个小空间。字素里有两颗绿草、一个太阳、一粒豆芽大小萌芽的种子、还有简约符号化的一条横线代表土壤。元素虽然多,但经过精心排列组合后又井然有序,既直观的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过程,同时整个画面也很有意境。即便是没有文字基础的观者,单是凭借直观感觉也大致能猜个七八分,尤其是小朋友思维更是活跃发散,很能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乐趣。当然这些字素的具体位置并非是一成不变、不可更改的,在组合成会意字时,位置是可以根据需要变换的。甲骨文当中,同一个字往往会有好多异体字,这些异体字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大多是位置的调动而已。即便是同一个字素,其位置也是如此,譬如“豕”字,在“家”和“逐”字两字中所处的位置便不同。正是会意造字的这种灵活性与任意性,才让会意字的构形选择空间更为广阔。

不过,这种灵活性更多的是建立在规范性基础之上,毕竟汉字作为一种彼此交流的工具,倘若过于随意,内部缺乏基本的标准与规则,散乱而无规律,就难以准确的传达其真实的含义,缺乏客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就丧失了其交流的功能,。这种规范性体现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主体行为关系、主次关系、因果关系等众多方面。以空间顺序为例。一般情况下,不同字素在进行意义的组合时,是要考虑到事物原来的空间排列顺序。如“溢”,从水,从皿,表示水从器皿中溢出来,因此皿在下而水。杲是日升于木上,杳是日在木下,表示天色昏暗。此二字部件结构相反,恰好准确的表现了事物应有的位置变化。
再比如主次之分。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强调尊卑有序、主次有别。这种观念在造字上则体现为把尊贵、在上、长辈等意义的构件排在前面,而把表示卑贱、低下、晚辈的构件排在后面。如“孝”,金文为,从老、从子,老在上,子在下。汉字中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每一个汉字的具体生成,都是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二者紧密集合,多样性寓于同一性中。

2、构建关系不确定性与整体意义确定性的统一

会意字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单字组合而成的,但在组合成会意字时候,各单字之间的联系具有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字意义不确定;其次是单字之间的联想不确定。许多单字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或假借义,引申义中还可能有若干个不同的意义,究竟哪个进入该会意字,并无明确标志,因此产生不确定性而导致误解。另外,会意字各构件单字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这是造字的人通过联想而确定的。但由于认字的人思考的方法或认识角度的不同,对这些部件之间的联系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这种观念使得中国人的思维具有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汉语会意的结构方式。通过会意字概念我们了解会意由一些字素经过整合构成一个全新的整体,表达一个新的意思。这其中无论按照何种规则,我们在进行会意时都是始终强调作为一个整体去认知的,其中的各种字素共同参与了画面的营造,而非其中某一部分,不应当计较细枝末节。譬如人,则是一个简单的向前躬身行礼的侧面像,虽然与原貌相较,有所差异,但仍然保留了最基本的外部轮廓。另外人们在对其所表现的意境或画面进行识认时,也通常是从整体上去把握。

再以“武”为例,会意就多有分歧。武字由止戈两个字素构成。许慎《说文解字》中引用楚庄王的一段话作为解释: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这里是把“止”理解为“停止、制止”之义,止戈就是停止、制止干戈之事,这或许是春秋时人对武字的一般看法,许慎沿用了这种说法。我们可以再仔细分析武的组成字素。戈,在古代是一种主要的兵器之一,表示威武;止,足也,也代表足趾,就是人的足迹,有前进、进取之义。武字的下部是只足趾朝上的脚,所以武字应该是象士兵挥戈前进的意思。《春秋繁露-楚庄王》中解释“武者伐也”,这个解释则较为合理。而我们现在经常理解的“止戈为武”则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以今人之意会古人之意。可见,在如何会意问题上,还是要整体把握,不仅仅是简单的结构与意义的生成与组合。


二、会意思维特征

会意字的结构最能体现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本质特征,也最能在其深层次的结构方式中展现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会意字是对象形所概括的经验功能的补充和进一步抽象,它标志着人民概念能力的充分提高,也标志着我国先民思维能力的质的飞跃。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象性

《说文解字叙》中言,古人造字“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去诸物”。会意作为重要的造字法之一,其主要的会意方式是以形会意,而这里的形体则主要体现在图画方面。汉族先民在造字时,非常注重构筑画面感,而画面感的营造依赖于古代先民在生活体验中所确立的具有事物本质特征的意象。先人们正是借助于不同意象组合营造的画面来表达抽象、不好描摹的意义。试举几例:

 

暮,甲骨文、金文、小篆这三种字体均为日在草之中之形。古人运用透视的方法,将文字在平面的结构中表示出深度线索的暗示。从草、木这两种精心选择的具体意象组合中作出深度透视,而且太阳并没有遮没,还是圆形日轮。这种太阳落在丛林或草莽中这一画面,既符合人们现实中感官生活体验,同时又真如一幅写意风景画一般,有朦胧的意境之美,兼具了理性与感性双重色彩,准确而又诗意的传达了暮这样一个抽象的时间观念,这很能体现中国先民的这种意象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朴素的自然观以及丰富的联想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力。

甲骨文“望”象人举目之形,下或从土,象人立于高处远望、仰望。这里的“望”由一侧身站立的人和斜视远方的眼睛、以及简化为一条直线的高地共同组合完成,而且在这个意象的组合中,明显的强调和突出了眼睛这个字素,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眼睛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以扁平、倾斜、锐角之态简单传神的抓住和勾勒出了古人定睛翘首望远这一刻的动态之美。很难想象,在远古蛮荒之时,中国古人的美学观念已达到了一种令人叹服的境地。由是,透过这侧身一望,俯仰之间,古往进来,时空变幻中便生发出多少英雄、文人骚客的壮怀激烈与幽幽情思。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望字,简单的意象组合,其给观者所辐射出的诗性空间是非常壮阔而绵长的。

除了造字构形的角度来看外,望字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望”字又是一种祭祀山川之祭名,甲骨文卜辞见之,又如文献《淮南子-人间训》:“郊望禘尝。”许慎注:“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字汇》:“望,祭名。望而祭之,故曰望。”这是一种仰望、远望、遥望之祭。”“望”字取象祭仪的性质。

中国古人对艺术意境的营造是极为强调画面感的,也就是擅长以具体形象或者意象来表现诗性的空间。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造字亦不例外,这也不难理解,汉字之所以到后来能发展为书法艺术,原因也在于此。当然,这种意象的组合并非是率性而为,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有着最基本的民族思维共性,普遍的群众体验基础与情感共鸣,以及由无数次经验累积而成的富有理性色彩的造字依据,所以才会有着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2、体验性

会意字以形会意,立象以尽意,借助意象的组合来表达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这里的形或者象并非是随意选择,而是造字者从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加以选择提炼出来的,最能代表事物本质特征的意象。与西方人重视逻辑思维不同,中国人一向重视个体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各种艺术形式,无论是诗歌、书法、绘画、建筑皆是如此。譬如《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分析了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是圆的,可以理解,但烟是直的,倘若要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诗歌当中的想象、比喻虽有夸张的成分,但还是以现实为蓝本、依据的。关键在于诗人能否抓住最形象的一刻,恰如其分的传达出来,而这种表达又能够使接触者会产生共鸣。譬如诗句中“浮云避白日”“秋虫鸣树间”,中国人看到此画面,听到此鸣叫,心中瞬间激发乃至绵延的情绪大致是相似的。
会意字亦有这种功能。会意字所选词汇以动词、形容词为主。它是通过对组成会意字的各字素所具有的联想与类比体现出来的。而这些意象,往往是人们对人的动作、事物的性质、状态的感受、认识与理解,也就是人们的经验或体验。
如“人闲桂花落”的“闲”字。一说到此字,我们最多的解释多半是有空、有功夫或者有时间。《说文》中也如此解释:“隙也。从门从月”。但怎样表现确是棘手。金文与小篆的“闲”字皆是以透视取象,表现为月在门上。我们既可以看成是月光透漏过门隙,又可以看成是从门缝中向外望见高悬的月亮。无论哪种理解,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生活常识,首先要经过一个缝隙或者空间这样一个凭借才能看到月亮;其次,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在艺术创作时也有约定俗成的方式、方法与特定的意象。然后通过这些方式、方法还有意象来表现抽象概念。何谓“闲”,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先人造字时,需要化抽象为具体。那么这个“闲”字在画面上应当如何准确的呈现呢?再进一步往下深入思考,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有闲情逸致,最常见的或是一个慵懒的女子斜靠在长廊的一角,目光随着飘落的花瓣游走,或是盯着一群蚂蚁四处上树,又或是望着不远处窄窄的一角小所若有所思。其实无论哪种表现方式,都是通过一个静止的动态画面来让观者直观的感觉到画面中出场或不在场人物的情感状态。我们大致也可以联想到一个人透过门缝看月亮,他亦或是她心中是怎样的一番天地:闲中有真意。
当然,这种意的传达受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发展程度。同样一个字,古人的情感强度往往要比今人更浓烈的多,不同的人感觉也各不同,毕竟体验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与个体性。
    总之,会意字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之一,在造字特点上灵活性与规范性兼具,在具体过程中则体现为构建关系不确定性与整体意义确定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先民的思维方式,我们今人在如何会意问题上,只有对此有所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得解古人之意,从中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傅红丁,2003,“会意字会意方法新探,”《湖北教育学院学报》4.
[2]李润,2008.“论会意字的意合关系及构字原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8
[3]裘锡圭,1988.《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4]石云孙,1994,“重新认识会意字”,《重新认识会意字》1.
[5]肖其峰,2008.“会意字构形中的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社科纵横》23.
[6]张治东,2014,“试论会意及造字思维特征,《宁夏大学学报》36.


作者简介

刘树蕾:山东亚太礼学文化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美学、古典文献学
        联系电话:0086-13793136125   E-mail :sdcjxylsl@126.com


在线留言